一家擁有36年歷史的老牌企業,建立起成長的第二曲線,難度可想而知。但鄉村農戶屋頂上的一塊塊光伏發電板,卻成為昔日“彩電大王”創維全新的營收增長點。
“2023年,創維集團戶用光伏業務實現持續增長。”2024年初,創維集團董事會主席林勁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上半年營業額已超2022年全年,穩居行業前三,成為整個集團增長的‘第二曲線’。”
從2021年起,分布式光伏迎來爆發,尤其是戶用光伏,國內家電巨頭們一度掀起在鄉村農戶的屋頂上“跑馬圈地”的浪潮。創維成為其中最大的獲利者之一。創維光伏業務的營收,已從2020年時的1億元,躍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121.34億元,和核心業務智能家電的141.6億元已經非常接近。
但當時間邁入2024年,曾經火熱的分布式光伏市場,也站在了十字路口。
戶用光伏的爆發式增長已經持續了三年。2月2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23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2023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網容量9628.6萬千瓦,創下了歷史新高,和上一年比接近翻倍。與此同時,光伏行業進入“內卷”更為激烈的一年,組件價格大幅跳水,也大大降低光伏電站建設的成本。一批新老玩家爭相入局,戶用光伏再度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而在天平的另一端,配電網接納光伏發電的能力卻嚴重受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1月,國內超過150個地區的分布式光伏已無新增接入空間。電網消納難題,在2024年也被擺上了臺面。
創維在2021年,曾提出“新三年發展目標”,其中一項就是在2024年實現“千億營收”的夢想,光伏業務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分布式光伏還能推動創維繼續飛奔嗎?
創維汽車還在一路跌跌撞撞,光伏業務卻殺出重圍,成為扛起創維集團營收增長的主力。就像林勁對外說過的,這在當年是沒想到的。
作為創維創始人黃宏生的兒子,林勁從職業經理人手中接過創維董事會主席和執行委員會主席的位子,已經一年半了。而擺在這位“創二代”面前的重要任務,還是繼續推進創維轉型、實現千億營收。
創維在國人心目中的早期形象,以電視品牌為主。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彩電價格大戰,很多人還記憶猶新,這場戰爭持續5年后,直接將國內彩電價格降低了80%,也干翻了一批中小企業。從此役中勝利走出的創維、康佳、TCL三家公司,則幾乎包攬了當時電視市場的半壁江山,它們的領軍人物黃宏生、陳偉榮和李東升,也被業界稱為“家電三劍客”。
有趣的是,當年的“三劍客”都是出身于華南理工大學。連黃宏生的妻子林衛平,也是黃宏生在華南理工的同學。林衛平曾任中國信息產業部研究所工程師,于1993年加入創維,現任創維集團執行董事。
▲(圖/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圖源:視覺中國)
2000年,創維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到了2023年,根據胡潤全球富豪榜,黃宏生、林衛平夫婦已擁有120億元身家。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情況也開始改變。由于互聯網電視品牌崛起,此外,據華泰證券研報數據,在2019年時國內家電市場容量已趨于飽和,創維傳統的電視業務收入從2017年就開始持續下滑。
林勁掌印的2022年,創維傳統核心業務中,電視業務營收只有182.33億元,同比下降了22.33%,比2017年下滑了33%。從2018年之后,創維集團的整體營收也持續只有個位數增長。
黃宏生當年就有著“千億集團”之夢。2012年他就為創維定下了2020年實現千億營收的目標,但沒有實現。2018年創維成立30周年時,又提出五年內實現千億營收;但實際上,直至2022年時,公司的總營收也還只有535億元,才達到了目標的一半。
創維想過做像8K電視等創新產品,還涉獵過車載液晶顯示器,但都沒有太大成效。尋找行之有效的業績新增長點,早已成為擺在創維面前的當務之急。
與此同時,全球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對光伏發電的需求在不斷增長。早在2015年前后,國內就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光伏產品和市場發展方面的相關規定和標準。2020年9月“雙碳”目標發布,國內光伏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熱潮。
家電行業整體承壓,擁有政策扶持和市場機遇的光伏產業對企業無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在雙碳戰略下,消費端的家電產品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要求;家電企業在制造、組裝和銷售渠道等方面的產業鏈優勢,也更容易拓展到光伏領域。
家電業開啟了“跨界”追光風潮。早在2013年,家電龍頭格力就已試水研發“不用電費”的光伏空調。昔日“三劍客”中,TCL科技在2020年7月收購了硅片龍頭天津中環集團100%股權;2021年,康佳投資了光伏玻璃項目。
相較之下,創維要在其中脫穎而出,必須獨辟蹊徑。2020年初,作為創維集團旗下的智慧新能源企業,創維光伏成立,試水分布式光伏業務。
所謂的分布式光伏,是指在建筑物屋頂、墻面、空地等場地上建設的光伏發電設施,屬于光伏行業的應用系統環節。其中的戶用光伏,主要是在居民房頂或陽臺裝上光伏板,用戶可以自發自用,多余電量銷售給電網賺錢。
創維光伏主要做的是產業下游生意,面向的是C端用戶。比起TCL、康佳等的“燒錢”選項來,創維的模式未免顯得有些取巧,但卻實際。為個人用戶安裝光伏發電設施,創維自己不生產組件和設備,顯然門檻和投入更低;這種聚焦于服務和渠道分銷環節的模式,家電企業做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創維光伏踩中了風口。2021年,為落實雙碳戰略,國家能源局發布通知,在全國676個縣(市、區)中啟動了分布式光伏的“整縣推進”試點工作。當時根據天風證券報告,這將推動超過1億千瓦的戶用光伏市場規模。
整縣推進為戶用光伏開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路線,誰拿下了農戶屋頂,誰就可得天下。而在多年的“家電下鄉”中,創維已經磨練出了廣泛的線下渠道,同時也加深了對下沉市場的了解。
林勁曾表示,創維的光伏業務,主要是“嫁接”在了集團過去三十多年的營銷網絡體系上。在農村賣家電的傳統經銷商,就是推銷光伏設備現成的一支大軍。
但要說服農戶裝上光伏設備,光有這些還不夠。基于家電業務,創維還推出了自己獨有的“冰箱換光伏”打法:裝機的用戶可以在獲得發電收益的同時,額外獲得從幾千至上萬元兒童家具創維智慧家電,包括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上百個系列的全屋智能家電。
創維光伏總經理馬龍在2023年中時曾透露,創維光伏三年來已贈送出了上百款家電70萬件,累計金額13.8億元。
2022年,國家發改委更是將“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寫入了“十四五”規劃,市場保持了較高增長態勢。2022年底,創維還和華夏金融租賃合作,推出了經營性租賃模式。
這種運作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創維提供硬件設備和維護、實木原木定制代付租賃押金,設備由合作方負責租出去,用戶在“出租”了自己的屋頂資源后,在1-22年的租賃期內,可以按固定比例獲取保底收益,22年后電站所有收益可以歸用戶所有。在發電收益中,華夏金融賺取了租金和利息,用戶賺取發電剩余收益,創維獲得了設備銷售和運維服務收入。
創維的這種打法,是對傳統戶用光伏業主出錢、委托系統運營商香伯世家兒童家具建設電站模式的徹底顛覆。只要有金融機構的合作,用戶就可以實現“電站0元裝”。創維光伏以摧枯拉朽之勢,快速在鄉村擴張。
▲(2023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的創維光伏展臺。圖源:視覺中國)
2021年,創維光伏的營收從成立第一年的1.04億元擴大到41億元。等到了2022年,創維集團新能源業務收入達到119.34億元,同比增長了191%;相比之下,這一年創維集團整體實現營收534.91億元,青少年兒童家具同比僅增長了5.03%。
2023年上半年,創維集團進行了業務結構的整合優化,將原來的多媒體業務與智能電器業務合并為智能家電業務板塊,與其智能系統技術業務板塊、新能源業務板塊、現代服務業及其他業務板塊,共同形成了新的四大業務板塊。徐州家具
在其中,創維新能源業務營業額達121.3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88.2%,在創維集團整體營收中的占比,也從去年同期的17.3%,上升至37.5%。而智能家電業務僅增長了9%,占營收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53.5%下降到了43.8%。
在跨界光伏的家電企業中,創維成為最先吃到蛋糕的一家。即使在整個戶用光伏領域里,創維也已經名列前茅。
截至2023年上半年,創維光伏累計建成并網運營的戶用光伏電站超過33.9萬座。黃宏生在對外提起創維的分布式光伏業務時,不無自豪地表示,“我們現在的排名是行業前三”。
但這也并不代表著,創維的轉型將會全面押注在光伏業務上:創維光伏的利潤率相對來說不高,目前看來,還不能稱得上是個“賺大錢”的生意。
創維光伏業務并沒有對外公開自己的利潤水平,但據第一財經報道,創維光伏的凈利潤率約為3%-5%。
2023年上半年,根據創維集團財報,公司凈利潤為3.02億元,同比下降10.91%;整體毛利率為13%,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個百分點。公司表示,盡管新能源業務規模及新增光伏電站裝機量持續上升,成為公司營收增長的主要來源,但其毛利率低于公司其他業務板塊,也使得公司整體毛利率下跌。
換句話說,光伏業務較低的毛利率,反而成為了公司業務中“拖后腿”的存在。
受到行業競爭和度電補貼變化的影響,分布式光伏的毛利率下降已經不是稀奇事了。正泰電器旗下的正泰安能目前是戶用光伏“老大”,2023年上半年收入達到137億元;而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也從2020年的35.13%一路下降,去年上半年僅為16.66%。相比之下,創維光伏顯然還要更低。
這已成為業內公認的問題。在去年10月底的一場活動上,林勁也不得不表示,光伏行業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規模,他不希望因為利潤太高而“失去市場”。
由此看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或許還將繼續壓在創維身上。
“光伏裝上去最起碼要用20年,這20年之內好不好用,就是我們要考慮到的,所以我們要更精心、效率更高,才會更好。”林勁說。
▲(圖源:視覺中國)
對于創維而言,光伏業務不僅拉高了公司的營收,在公司整體轉向雙碳經濟上也具有另一重意義:只要是創維光伏設備經銷鏈條上的參與者,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和創維打上20年的交道,這其中,對于創維的其他產品來說,是個打開廣闊下沉市場空間的絕佳機會。
在創維集團提出的“零碳智慧生活解決方案”中,汽車、家電、光伏會進行協同。不僅在給用戶建光伏電站時,創維會送家電,即使是創維汽車也可以聯動。創維提出過“光伏發電租汽車”,即可以租賃創維汽車給用戶,其光伏發電收益能用于償還汽車租金,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個方案還未落地。
創維也正在試圖把觸角從戶用逐步向工商業光伏、用電側綜合智慧能源管理等業務方向延伸。2023年中,創維集團新組建成立了儲能業務子公司。創維光伏之前還透露,未來2-3年內會向產業鏈上游布局。
不過,在創維光伏努力“搶規模”的同時,分布式光伏整體市場“成長的煩惱”,也在2024年撲面而來。
分布式光伏已經歷了整整三年的爆發式增長。2月2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23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2023年新增并網容量2163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9628.6萬千瓦,分布式光伏中的戶用光伏裝機達到4348.3萬千瓦。
面對始料未及的分布式裝機量暴漲,一些戶用光伏重點省份的電網承載力接近飽和,難以完全消納高速增長的戶用光伏電站。包括遼寧、山東、河北、湖南、湖北等多地傳出暫緩分布式備案或并網的消息。
戶用光伏電站的收入來自向電網售電。如今消納難題被擺上臺面,成為分布式光伏的“卡脖子”問題。創維光伏總經理馬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過,消納問題將成為影響市場發展的核心。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增長仍將持續。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告訴「市界」,隨著裝機量的增長,消納空間確實會被壓縮,但同時用電量也在同步增長。與此同時,隨著光伏產能相對過剩,原料和組件價格在2024年初繼續大幅跳水,這反而會提高分布式光伏的投資回報率。“現在這個時期,投資人們還是處于拼命找項目的階段。”
“因此,2024年的裝機量,并不會出現下降。”彭澎表示,解決光伏消納難題,主要還是要調動用戶側的潛力。
但這也意味著,分布式光伏的競爭將更為激烈。有業內人士指出,接下來,一場殘酷的“淘汰賽”或許也將啟幕。
分布式光伏江湖也產生了變化。國內的河南、江蘇、山東等北方地區,是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的傳統“大戶”,截至2023年底,山東省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規模達到40GW,位居全國第一。但在電網承載力受壓后,分布式光伏開始大舉南下。在去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排行中,河南仍然排在首位,緊隨其后的就是江蘇,蘇浙皖等地區已異軍突起。
一邊是“南下”新市場的開拓,在另一邊,傳統的跑馬圈地粗放式開發已成為過去,企業們開始了卷服務、卷運營的精細化運作。
例如,南、北方光照資源不同,戶用光伏市場存在諸多差別。像創維光伏曾調研發現,南方農戶大多想建設陽光棚,但成本較高。于是,創維光伏首創了“小陽樓”,基于建筑光伏一體化理念,把光伏板和屋頂建筑結合,相當于給房屋多加了一層樓,也更適應南方用戶的陽光棚需求。
盡管創維光伏依靠獨有的模式能夠盡快上量、做大規模,但專攻下游,也讓它在市場上主導權較弱;同時,這一模式門檻較低,也很容易被同行模仿和追趕。
光伏頭部企業中,包括正泰集團旗下的正泰安能、天合光能旗下的天合富家、東方日升、隆基綠能、陽光電源、晶科能源等,已紛紛推出戶用光伏品牌。正泰安能也推出了“金租寶”融資租賃模式,用戶可零資金投入,與金租公司簽訂18年租賃合同。到2023年上半年,正泰安能的戶用光伏電站銷售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比重已達到84.7%。
在創維的家電同行中,TCL旗下的TCL光伏科技也在近年來發力戶用光伏,推出“光富寶”產品,以零成本模式鼓勵用戶租賃安裝,并也玩起了“裝光伏送家電”模式。2023年上半年,TCL電子的光伏業務實現收入16.85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878.5%,并預計在全年實現40億港元收入目標。
2024年,創維最重要的還是要實現千億營收。而在其中,創維光伏顯然還將扮演重要角色。在去年6月的一次采訪中,林勁也表示,“若能在現有的幾個方向上把握住市場機會,肯定是可以做到千億元規模的,其中僅新能源光伏板塊的市場就已經足夠大”。
為實現這一目標,2021年時,黃宏生還曾表示,創維未來將嘗試分拆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標百億規模。但目前為止,創維旗下僅有創維數字一家公司成功借殼上市。市場上一直存在對創維光伏分拆上市的呼聲,在2023年,創維方面也曾對外表示“不排除未來實現相關資產獨立上市”。
事實上,戶用光伏領域中,新的資本盛宴也在醞釀之中。先后完成多輪融資的正泰安能和天合富家,以及陽光電源旗下的陽光新能源,均宣布了IPO計劃,其中正泰安能的上市申請已被上交所受理。
但對創維光伏而言,目前它的業務集中在產業下游,盈利能力還有待提高。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還必須向產業鏈上中游拓展。但也這對創維未來的投入和技術等資源積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布式光伏發展走到拐點,已將光伏業務作為拉動收入主要動力的創維,也不得不重新面臨一次行業的洗禮。